分享一篇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的文章,題目為“Dynamic In Vivo Mapping of the Methylproteome Using a Chemoenzymatic Approach”,文章通訊作者是來自埃默里大學的Jennifer Spangle助理教授。Spangle課題組致力于揭示基因突變、表觀遺傳學與腫瘤發生之間的關系。
甲基化是一種關鍵的蛋白質翻譯后修飾(PTM),廣泛參與細胞信號傳導、基因調控及多種疾病發生。蛋白質甲基化主要發生在賴氨酸(Lys)、精氨酸(Arg)和組氨酸(His)殘基上,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依賴的甲基轉移酶催化。然而,由于甲基化不改變氨基酸的電荷或物理化學性質,傳統的質譜和抗體檢測方法在靈敏度和特異性上面臨挑戰。現有技術難以全面捕獲甲基化事件的動態變化,尤其是在活體系統中。
本研究利用Met類似物ProSeMet,結合代謝標記與生物正交化學,實現了對甲基化位點的高分辨率分析,為甲基蛋白質組研究提供了新工具。
ProSeMet在細胞內通過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MAT)可轉化為SAM類似物ProSeAM,隨后被內源性甲基轉移酶用于催化目標蛋白的丙炔化(propargylation)。丙炔化引入的生物正交炔基可通過CuAAC反應與熒光染料或生物素結合,實現標記蛋白的檢測或富集。
在SMARCB1缺陷的G401細胞中,作者通過LC-MS/MS共鑒定到376個肽段譜匹配(PSMs),對應149個蛋白質,其中123個為ProSeMet特異性標記的新丙炔化蛋白。這些蛋白包括熱休克蛋白HSPA8(R469)、翻譯延伸因子eEF1A1(K273/K392)和磷酸甘油酸變位酶PGAM1(K222)。作者通過免疫共沉淀和熒光標記等方法對上述位點進行了驗證。
通過生物素-鏈霉親和素富集,研究團隊在G401細胞中鑒定了707個顯著富集的蛋白,其中486個為已知甲基化蛋白,221個為新型丙炔化蛋白。通路分析顯示,這些蛋白涉及RNA加工、細胞周期調控和代謝等過程。
ProSeMet在小鼠模型中表現出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血腦屏障穿透性。全身給藥后,心臟、肺、腦等多個器官的蛋白質均被丙炔化標記。組織特異性分析表明,腦組織中丙炔化蛋白富集于神經元功能相關通路,而心臟組織則與肌肉收縮和能量代謝相關。此外,禁食狀態可增強ProSeMet在腦和肺中的標記效率,提示代謝狀態對甲基化動態的影響。
?
總體而言,本文發展的化學酶法為甲基蛋白質組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有望推動精準醫學和表觀遺傳藥物開發。
本文作者:TZS
責任編輯:MB
DOI:10.1021/jacs.4c08175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jacs.4c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