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發表在Cell Chemical Biology上的文章,題目為“VIPER-TACs leverage viral E3 ligases for disease-specific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本文作者均來自美國安進公司(Amgen)。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s)作為一類靶向降解劑,通過誘導靶蛋白與E3泛素連接酶在空間上的鄰近,進而促進靶蛋白泛素化和蛋白酶體降解。然而,常用的E3連接酶在不同組織和細胞類型中廣泛表達,因此對腫瘤或病理組織的特異性較差。利用組織特異性或疾病特異性E3連接酶可以解決上述缺陷,改善PROTACs的治療窗口,并使得泛必需蛋白(pan-essential proteins)成為可行的降解對象。由病毒編碼的E3連接酶(vE3s)是一類疾病特異性E3連接酶,對于病毒復制非常重要,也可作為病毒的致癌基因。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種名為VIPER-TACs的靶向降解策略,利用vE3s降解細胞中泛必需蛋白,進而殺死病毒陽性的腫瘤細胞。
首先,考慮到vE3s大多不存在已被報道的小分子配體,作者選擇使用化學誘導二聚化(chemically induced dimerization, CID)策略來探索vE3s的靶向蛋白降解能力。在該系統中,作者將靶蛋白與FKBP12F36V-HiBiT融合表達,同時將待分析的E3連接酶與MTH1蛋白融合表達,隨后使用針對FKBP12F36V & MTH1的雙功能小分子FM4誘導vE3與靶蛋白之間的接近。利用HiBiT標簽,作者能夠將靶蛋白豐度轉化為化學發光強度,進而方便的對降解效果進行檢測。

對于上述系統,作者在研究較為成熟的E3連接酶與靶蛋白上進行驗證。當融合表達VHL或CRBN,并以BRD4作為靶蛋白時,上述體系能夠產生FM4濃度依賴的蛋白降解效果,且降解比例能達到80%以上。
基于上述成功經驗,作者將一系列已知的vE3s在上述體系中融合表達,并對其靶向降解BRD4、MST2的能力進行研究。大多數vE3s均能降解40%以上的BRD4蛋白,而僅有少數vE3s能降解同樣比例的MST2。

在證實vE3s的靶向降解能力后,為了真正實現VIPER-TACs,作者仍需證明對泛必需蛋白的靶向降解能夠誘導細胞死亡。
作者參考Chronos dependency打分以及CID系統中的降解效率,最終選擇絲氨酰tRNA合成酶1(seryl-tRNA synthetase 1, SARS1)作為靶蛋白。通過CRISPR敲入,作者成功構建了SARS1-FKBP12F36V-HiBiT純合子,并使用dTAGV-1小分子誘導VHL對該蛋白的靶向降解。結果表明,隨dTAGV-1劑量升高,SARS1降解比例逐漸提高,同時細胞活性顯著下降,表現出幾乎相同的變化趨勢。

作者進一步設計了一種HPV陽性宮頸癌細胞模型,在該細胞系中同時表達有SARS1-FKBP12F36V-HiBiT與MTH1-E6兩種融合蛋白。在加入FM4后,SARS1融合蛋白發生了明顯降解,細胞活性也同步降低,證實了VIPER-TACs概念的可行性。對于僅表達SARS1-FKBP12F36V-HiBiT的細胞系,FM4處理則沒有表現出任何影響。

總而言之,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靶向降解策略VIPER-TACs,通過劫持病毒來源的E3連接酶對細胞內必需蛋白進行降解,進而殺死病毒侵染細胞。上述方法在治療由病毒感染引發的癌癥中具有重要前景,如HPV陽性宮頸癌和HBV陽性肝細胞癌。
本文作者:TZS
責任編輯:MB
DOI:10.1016/j.chembiol.2025.02.002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biol.2025.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