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大學龐起教授和汕頭大學羅彬彬副教授合作,使用手性有機胺分子誘導合成策略,通過簡單的反溶劑結晶法,獲得了兩對手性雜化錳基鹵化物單晶,R/S-(3-methyl piperidine)MnCl3?(R/S-1)和R/S-(3-hydroxy piperidine)MnCl3?(R/S-2),它們結晶于非中心對稱空間群P212121。這些單晶顯示出強烈的紅色發射,優異的熱穩定性,而且還顯示出圓偏振發光。與R/S-1相比,R/S-2單晶具有100%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和高抗熱淬滅能力,不對稱因子 (glum) 為2.5×10?3,這歸因于R/S-(3-羥基哌啶)陽離子與[MnCl6]4-鏈之間的氫鍵網絡增強了晶體剛性。圓偏振發光活性源自于與R/S-(3-羥基哌啶) 發生的不對稱的 [MnCl6]4-?發光團的N-H···Cl 氫鍵作用。





Jing Li, Qiulian Luo, Jianwu Wei, Liya Zhou, Peican Chen, Binbin Luo, Yibo Chen, Qi Pang, Jin Zhong Zhang
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李靖,通訊作者是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龐起教授和汕頭大學羅彬彬副教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4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