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鄭麗敏教授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利用蒽環的可逆光二聚反應,設計合成了一例新的單核鏑化合物[Dy(SCN)2(NO3)(depma)2(4-hpy)2] (1Dy, 4-hpy = 4-羥基吡啶,depma = 9-蒽甲基膦酸二乙酯)。分子內,兩個4-hpy與鏑離子形成短的軸向Dy-O鍵,產生較強的磁各向異性。分子間,4-hpy和陰離子存在一系列氫鍵作用,形成超分子層,蒽環基團處于層與層之間,并且通過面對面p-p作用穩定了三維超分子骨架結構。在395 nm紫外光下,化合物1Dy發生單晶到單晶的蒽基環加成反應,生成一維配位聚合物[Dy(SCN)2(NO3)(depma2)(4-hpy)2] (2Dy, depma2是depma的光二聚產物),反應產率達90%左右?;衔?Dy在120 °C加熱數分鐘能可逆回到化合物1Dy,但在280 nm紫外光下可逆反應不完全?;衔?Dy發射明亮的黃綠色熒光,來自蒽二聚體的激基締合物;2Dy發較弱的黃光,來源于光二聚蒽配體和鏑離子中心。


Dr. Xin-Da Huang,?Xiu-Fang Ma,?Prof.?Dr. Li-Min Zheng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南京大學博士后黃信達(現為汕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3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