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以上問題的主要設計策略有:引入正極包覆層、采用高電壓穩定的鹵化物電解質代替硫化物電解質等。氧鹵化物電解質作為一種新興電解質,因其超高的離子電導率(LiTaOCl4, 12.4 mS cm?1)以及寬電化學窗口受到廣泛關注,并且氟摻雜策略可以理論上進一步的提高電解質的電化學窗口,從而實現更為優異的高電壓穩定性。另外,高鎳正極在合成過程中表面存在部分殘堿,其會阻礙界面傳輸,影響電池的性能。
近日,南京大學郭少華教授團隊首次報道通過簡單有效的原位氣-固反應將高鎳正極表面的殘堿轉化為兼具高電壓穩定性和優異離子傳輸性能的Li-Ta-O-F電解質包覆層,從而使得全固態電池在4.8V的高截止電壓下穩定工作。此外,通過各類分析測試表征了Li-Ta-O-F電解質包覆層對于高截止電壓下穩定工作的固態電池的調控。




該工作通過簡單的原位氣-固反應在高鎳正極表面構筑了高電壓穩定的Li-Ta-O-F電解質包覆層,其設計思路為高電壓下穩定工作的正極表面包覆材料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
Yuankai Liu,?Tao Yu,?Sheng Xu,?Yu Sun,?Jingchang Li,?Xiangqun Xu,?Haoyu Li,?Min Zhang,?Jiamin Tian,?Ruilin Hou,?Yuan Rao,?Haoshen Zhou,?Shaohua Guo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40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