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和核苷酸類似物已被證明在治療病毒感染和癌癥方面具有變革性。結構修飾的一個分支是探索用硫原子替代核糖氧,從而提供新的核苷類似物。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已經顯示出此類類似物的生物活性,但由于缺乏直接和通用的核堿基多樣化策略,迄今為止對這類化合物的廣泛探索受到了阻礙。
有鑒于此,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的Anke Kurreck和Keele University的Gavin J. Miller合作,設計了一種協同平臺,該平臺能夠一鍋法實現4′-硫脲的生物催化核堿基多樣化,并實現化學官能團化以獲得新的類似物。這種方法提供了嘧啶和嘌呤4′-硫核苷的引入,為更廣泛的合成和生物探索鋪平了道路。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在這項研究中,通過酶法合成毫克級的5-碘-4′-硫脲來舉例證明這一策略的可行性,并通過該化合物完成了新型核苷類似物探針5-乙炔基-4′-脲的化學合成。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最后,這項研究還證明了該探針在監測增殖的HeLa細胞中的RNA合成方面的實用性,驗證了其作為一種新的代謝RNA標記工具的能力。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原文標題:Biocatalytic Nucleobase Diversification of 4’-Thionucleosides and Application of Derived 5-Ethynyl-4’-thiouridine for RNA Synthesis Detection
原文作者:Sarah Westarp, Caecilie M. M. Benckendorff, Jonas Motter, Viola R?hrs, Yogesh S. Sanghvi, Peter Neubauer, Jens Kurreck, Anke Kurreck,* and Gavin J. Miller*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