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妻一区二区精品免费,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办公室娇喘的短裙老师在线视频,亚州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咨詢電話:021-58952328
華東理工大學練成教授:水/有機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設計2024-06-12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劉洪來教授、練成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基于離子通道重構策略的水/有機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作者通過在高氯酸鈉基磷酸三甲酯水溶液中溶脹靜電紡絲制備的兩親性聚氨酯膜,合成了同時具有親水離子通道和穩定聚合物基質的蟻穴型準固態電解質。與聚合物疏水區相比,動態重構的親水離子通道使載流子的傳輸速率提高了5倍,從而使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達到23.6 mS cm?1。同時,兩親性聚氨酯基質抑制了準固態電解質體系中自由水通過Grotthuss機制運輸,其中的交聯網絡降低了自由水的活性使電化學穩定窗口提升到了2.3 V。此外,離子通道重構的水/有機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組裝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期循環能力。這種準固態電解質的理性設計策略和電化學性能為下一代儲能裝置的開發提供了啟發。

1圖1.?水/有機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及其內部載流子傳輸機制示意圖

背景介紹:

在實際應用中,不安全的有機電解質、窄電化學穩定窗口的水系電解質和低離子電導率的固態電解質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水/有機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可以同時結合有機電解質、水系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的優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準固態電解質的電化學性能(如離子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窗口)通常會表現為競爭關系。因此,系統地設計和調控準固態電解質的關鍵組分,從動力學和熱力學機理上全面探討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內部的親疏水動態平衡與儲能裝置性能之間的關系,以保證其電化學性能符合實際應用標準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亮點:

水系電解質中自由水分子通過氫鍵網絡快速轉移以及活性水分子在載流子的作用下進入內亥姆霍茲層會導致電化學儲能器件發生不可逆的副反應。因此,有必要精確地設計和調控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親疏水區域動態性質平衡電化學性能。本文中作者通過引入兩親性的聚氨酯基質以及磷酸三甲酯有機添加劑動態重構了準固態電解質中的親水離子通道和疏水聚氨酯網絡,打破了連續的氫鍵網絡以及調控了載流子的溶劑化結構,從而使電化學穩定窗口從水的1.23 V提升到2.3 V并且可以同時達到23.6 mS/cm的離子電導率。

2

圖2.?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a)設計策略及(b)電化學穩定窗口測試

準固態電解質的動力學性質和儲能器件的充放電速率、功率密度等密切相關。作者通過理論模型結合實驗驗證將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中分成親水和疏水兩個區域,并且兩個區域中載流子具有完全不同的動力學性質。

3

圖3.?(a)eAPG-4中電解質分子模型以及動態重組的疏水和親水結構域;(b-g)Na+與H2O和TMP中的O原子在疏水和親水結構域中的徑向分布函數和配位數分布情況。

準固態電解質內部組分間的相互作用和界面去溶劑化能壘等熱力學性質與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密切相關。通過結合理論模型和光譜表征揭示了體系的去溶劑化過程、界面分子聚集行為和水分子的存在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光譜表征結果與熱力學和動力學分析結果完美匹配和補充,證明了動態自重組的親水離子傳輸通道和疏水交聯網絡對于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設計理念的優勢。

4

圖4.?(a-e)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中的熱力學性質及光譜表征(f)Raman和(g和h)FTIR光譜。

基于理論設計的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的動力學和熱力學性能,組裝了三明治結構的超級電容器并與商用的聚丙烯隔膜組裝的超級電容器進行了比較。電化學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環性能均具有顯著優勢。

5?

圖5.?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和PP隔膜應用于電化學儲能設備的電化學性能測試(a)CV、(b)GCD、(c)倍率性能、(d)交流阻抗、(e)循環性能及與(f)不同文獻綜合性能的對比。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作者提出了一種通過動態自重組親水性離子通道和疏水性交聯網絡來設計制備準固態電解質的新策略。通過調節聚合物基體的親水性、體系內部的溶劑化結構和氫鍵網絡,在兩親性準固態電解質中成功構建了快速離子通道和穩定的交聯網絡。從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角度對富磺酸鹽的親水快速離子通道和電極/電解質穩定界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均證明了該策略的獨特優勢。將設計的電解質應用于電化學儲能器件中,在2.3 V的工作電壓下表現出優異而穩定的電化學性能。這項工作同時也證明了該策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擴展到各種系統的超級電容器和二次電池的電解質設計中。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博士生章澤鍇為論文的第一作者,穆宏春博士、蘇海萍副教授和練成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論文同時得到了劉洪來教授和王庚超教授的悉心指導。該工作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萬人計劃青年拔尖等項目的資助。

文章詳情:

An Ion-Channel-Reconstructed Water/Organic Amphiphilic Quasi-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High-Voltag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Zekai Zhang, Qian He, Hengyi Wang, Changwei Liu, Hongchun Mu*, Haiping Su*, Xia Han, Honglai Liu and Cheng Lian*

Cite This:?CCS Chem.?2024, Just Published. DOI: 10.31635/ccschem.024.202404104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4.2024041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卢氏县| 青浦区| 凤翔县| 双江| 贵溪市| 汤阴县| 汝城县| 鄯善县| 澄城县| 蒙自县| 长宁县| 宜州市| 临武县| 吉林市| 铁力市| 苏尼特右旗| 彭山县| 仁化县| 荣成市| 永定县| 蒲江县| 汨罗市| 福鼎市| 阿勒泰市| 司法| 涟水县| 乌拉特后旗| 阿荣旗| 墨脱县| 崇州市| 岢岚县| 青海省| 英德市| 金坛市| 同心县| 郴州市| 漾濞| 西平县| 安国市| 昭平县|